沙捞越资深记者James Ritchie逝世,享年75岁

一段传奇的落幕

笔尖下的岁月

詹姆斯·里奇的新闻生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在吉隆坡的《新海峡时报》担任罪案记者。他曾报道过轰动一时的案件,包括日本赤军袭击美国大使馆、绰号“千面人”的赖细桥被捕,以及“跛锡进”的犯罪行径。这些早期经历磨练了他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深入调查的能力。

1980年代,里奇先生被《新海峡时报》派驻砂拉越,成为该报社首位驻砂拉越记者,这标志着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那时起,砂拉越成为了他的家,他也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记录和报道这片土地上。他深入砂拉越的各个角落,用笔触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文化和历史。他的文字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记录了砂拉越的变迁,也书写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记录与探索

里奇先生对砂拉越人民和文化的深入了解,体现在他大量的著作中。据悉,他一生共撰写了45本书,涵盖政治、历史、文化以及砂拉越知名人物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对伊班、本南、伦巴旺、肯雅和加央等原住民社区的深入探索。他的作品包括《Bujang Senang: Raja Buaya》、《Tun Ahmad Zaidi – Son of Sarawak》、《The Legacy of Adenan Satem》和《Bruno Manser: The Inside Story》等。

这些著作不仅是对砂拉越历史和文化的记录,更是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表达。里奇先生通过他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砂拉越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他的文字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更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相的追求。

新闻路上的荣誉与担当

里奇先生在新闻界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广泛认可。他曾荣获多项殊荣,包括壳牌肯雅兰金奖、AZAM新闻奖和安莱顺金奖。2024年,他更是获得了国家记者日“国家新闻人物奖”,这项荣誉表彰了他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新闻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对媒体行业的贡献。该奖项由砂拉越总理阿邦·佐哈里颁发,并由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和通讯部长法米·法兹尔见证。

除了记者的身份,里奇先生还曾在多个媒体机构担任要职,包括砂拉越首席部长部门的公共关系官员、砂拉越文摘的媒体顾问、砂拉越论坛报的编辑顾问、东方时报的执行董事以及新砂拉越论坛报的执行董事。他也是砂拉越记者联合会的创始人,并曾担任古晋记者联谊会秘书、砂拉越记者联合会秘书以及体育记者协会主席,积极推动砂拉越新闻业的发展。

多姿多彩的人生

除了新闻事业和写作,詹姆斯·里奇的生活同样多姿多彩。他热爱橄榄球、健美和唱歌。他曾是雪兰莪州和马来西亚国家橄榄球队的一员。这些爱好展现了他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一面。

他对砂拉越的热爱,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他出生在槟城,1960年代随父亲搬到砂拉越,他的父亲拿督斯里约翰·里奇当时被任命为砂拉越警察总监。从那时起,砂拉越就成为了他的家。

永恒的遗产

詹姆斯·里奇于2025年5月3日在古晋的砂拉越中央医院安详离世,享年75岁。前砂拉越州议长拿督斯里雅各布·罗伯特·里度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里奇先生因病去世。虽然死因尚未有完整的医疗报告,但初步评估显示可能为心脏病发作。里奇先生的女儿丽贝卡·道恩·巴奥·里奇表示,父亲走得很平静,留下了她、她的母亲和女儿。

里奇先生的离世,是砂拉越乃至整个马来西亚新闻界的巨大损失。他的同行和后辈们纷纷表达了哀悼和敬意。《砂拉越论坛报》前编辑弗朗西斯·西亚赫回忆了他与里奇先生在新闻界和足球场上的美好回忆。 《新海峡时报》前集团总编辑拿督阿卡迪尔·贾辛称赞里奇先生是一位“好朋友、好同事,也是一位出色的故事讲述者”,并强调了他对砂拉越及其人民的深厚感情。

詹姆斯·里奇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不仅体现在他那些记录砂拉越历史、文化和人物的著作中,更体现在他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对真相的追求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用文字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砂拉越的独特魅力。他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愿这位笔耕不辍的老人安息。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