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洪流中的“灯塔”
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撑。从基因序列到蛋白质结构,从药物靶点到临床试验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产生着爆炸性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平台、格式各异,难以被有效整合与利用。这不仅限制了科研人员的探索效率,也阻碍了药物研发、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科研人员在查阅某个靶点的相关文献、临床数据、专利信息时,需要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反复跳转,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就像在没有导航的时代,试图穿越一片陌生的丛林,效率低下且容易迷失方向。因此,一个能够整合、管理、分析这些复杂数据的“超级数据系统”,就如同矗立在数据洪流中的灯塔,为生命科学的航船指明方向。
从硅基到碳基的跨越
摩熵数科的创始人王中健,其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从微电子领域跨界到生命科学,这种不同领域的碰撞与融合,为摩熵数科注入了独特的基因。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硅基”与“碳基”深度融合的绝佳时机。正是这种跨界视野,让他看到了数据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巨大潜力,并于2017年开始筹备,最终在2020年成立了摩熵数科(最初名为药融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摩熵数科的愿景是“探索生命科学数据本源,构建全产业链数据应用生态”,并立志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全球领先的数据系统与咨询服务企业。他们的使命是基于自主研发的底层数据架构,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解构“超级数据系统”
摩熵数科打造的“超级数据系统”,其核心在于他们首创的BCPM底层数据架构。BCPM分别代表生物学(Biology)、化学(Chemistry)、药学(Pharmacy)、医学(Medicine)这生命科学的四大关键模块。通过AI技术,摩熵数科能够从海量公开与私域数据中提取分子结构、药理作用等实体信息,并结合专业的数据精细化加工与审核,构建起生命科学智能化数据集群——BCPM平台。
这个平台整合了超过10万个数据源,拥有50亿级的高质量结构化数据,并形成了200多个专业数据产品。这些数据产品涵盖了摩熵生物、摩熵化学、摩熵医药、摩熵医学等多个板块,面向生命科学全生命周期,包括药物研发、全球上市、市场销售、合理用药等多个环节。
BCPM平台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堆砌,更是通过AI、BI和智能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海量信息中提取关键元数据,建立知识工程体系。这使得平台能够提供深度分析,帮助用户快速掌握药物和企业全貌,洞察竞争态势,把握市场走向。
DATA与AI双向赋能
摩熵数科通过“DATA与AI双向赋能”的方式,驱动生命科学的创新。他们将数据技术(DT)与人工智能(AI)深度融合,用AI技术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再用高质量的数据反哺AI模型的训练,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他们的平台已经为政、产、学、研、医、投六大客户群体提供服务,帮助决策者获取精准、全面、实时的数据支持。无论是高校师生进行科研,还是药企进行药物研发,或是投资机构进行市场分析,都能从摩熵数科的平台中获益。例如,他们的医药数据库整合了全球七十多个主流国家的十万个数据信息源,覆盖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数据和精细化工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这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助力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突破。
落地与商业转化
再好的技术也必须实现具体的应用落地和持续的商业转化。摩熵数科深谙此道,他们不仅构建了强大的数据平台,更将数据产品化,形成了摩熵医药企业版、个人版、高校版等多个版本,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通过提供标准化的医药数据API接口,摩熵数科开放平台使得企业能够高效获取精准数据,加速业务创新与决策。这种开放与共享的策略,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繁荣的生命科学数据生态。
摩熵数科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完成十余个数据产品挂牌,也证明了他们数据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认可度。这标志着他们的数据资源已经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内流通和应用的潜力。
挑战与未来
生命科学数据领域的挑战依然存在,数据孤岛、数据标准化、数据隐私等问题都需要持续解决。然而,摩熵数科正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他们不断完善BCPM架构,朝着“专-快-全-准”的数据平台目标迈进,并结合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各项成果,实施“4+4+6”战略。
摩熵数科的愿景是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数字经济体。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提供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更要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价值创造,最终构建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生命科学产业新生态。
数据之光照亮生命科学前沿
在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的双重驱动下,生命科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摩熵数科以其独特的跨界基因和“超级数据系统”的构建,正努力成为这场变革中的重要推动者。他们如同点亮生命科学数据洪流中的灯塔,用数据之光照亮科研人员的探索之路,赋能整个生命科学生态的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摩熵数科的“超级数据系统”有望在加速新药研发、推动精准医疗、促进生命健康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终助力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