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裁定:缠讼者不得再诉前MCA秘书长

豪门父子八年缠讼:法律如何为亲情划界?

一场跨越八年的亲情拉锯战

2017年3月7日,一则刊登在报纸上的声明震惊了整个马来西亚商界。96岁的华裔富商甘文华公开宣布与63岁的儿子甘代耀断绝父子关系,并取消其继承权。这个看似简单的家庭声明,却引发了一场持续八年的法律马拉松。

诉讼漩涡:从家事到公堂

股权之争引爆战火
这场纠纷的核心是劳勿采矿及发展有限公司(RMDC)的股权。甘代耀声称在2017年1月与父亲达成股东协议,主张对RMDC的股权。但上诉庭在2022年裁定,虽然案件需要进入审讯阶段,但驳回了甘代耀对其他企业股东的诉求。
诉讼策略的转变
不甘心的甘代耀在2024年2月再次就同一份协议提起诉讼,但这次高庭直接撤销了案件。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他第九次申请启动藐视法庭程序,但均告失败。

法院的底线:认定”缠讼者”

司法系统的重负
面对无休止的诉讼,甘文华和涉案的10家公司终于向高庭提出申请,要求认定甘代耀为”缠讼者”。高庭法官罗斯·马华·罗斯扎因在24页的判决书中明确指出,这些诉讼给司法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
历史性的禁令
2024年5月7日,高庭作出历史性裁决:
– 正式认定甘代耀为”缠讼者”
– 禁止其未经许可对父亲及10家公司提起诉讼
– 判令支付2万令吉堂费
– 要求在宪报上公布裁决

豪门恩怨背后的警示

亲情与利益的永恒命题
这场诉讼暴露了豪门家族常见的困境:

  • 代际传承的复杂性
  • 亲情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 法律手段的局限性
  • 司法资源的合理使用
    本案为处理类似纠纷提供了重要参考:
    – 如何平衡诉权保护与防止滥诉
    – 司法效率与个案公正的取舍
    – 对”缠讼者”的认定标准

    余波未平:法律之外的思考

    这场诉讼虽然暂时画上句号,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未结束。当亲情遭遇利益,当法律介入家事,我们是否应该寻找更温和的解决之道?或许,在拿起法律武器之前,先找回沟通的桥梁,才是避免两败俱伤的关键。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