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零工伤’愿景,职场安全再升级

引言

在现代社会,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一个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Kesuma)提出的“零愿景”目标,旨在实现工作场所零事故、零伤害和零死亡,这一目标不仅是对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视,更是对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通过十年的努力,马来西亚在降低工伤率和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实现“零愿景”目标,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零愿景”目标的确立

保障工人安全与健康

“零愿景”目标的核心在于将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置于首位。工人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他们的安全与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表示,过去十年(2014年至2024年)的努力已使工伤率降低了17%,工作场所死亡人数减少了近40%。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工作场所事故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给受伤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每一次事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因此,减少事故的发生,不仅是对工人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沈志强部长曾探访在工作场所失去亲人的家庭,他深感必须采取强硬措施,终结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

终结工作场所死亡

“零愿景”目标的提出,正是为了终结工作场所的死亡事件。沈志强部长强调,必须采取强硬措施,确保每一个工人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这不仅是对工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进步的责任。

过去十年取得的显著成果

工伤率显著下降

从2014年的每千名工人3.10起工伤,降至2024年的2.58起,工伤率降幅达17%。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政府和企业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不断努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工伤率得到了显著下降。

工作场所死亡人数大幅减少

从2014年的每十万名工人4.21人死亡,降至2024年的2.58人死亡,死亡率降幅接近40%。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和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不断改进。通过强化安全措施,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工作场所的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实现“零愿景”的策略与措施

完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

2024年,对1994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进行了超过100项改进,扩大了该法案的覆盖范围,从原有的10个经济领域扩展到所有领域。这一改进,使得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更加全面,覆盖面更广,保障了更多工人的安全。

强制设立安全协调员

规定拥有超过5名员工的工作场所必须委任一名安全与健康协调员,以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安全协调员的设立,使得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事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

提高事故罚款金额

将工作场所事故的最高罚款从5万令吉提高至50万令吉,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这一措施,使得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更加重视,事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遏制。

批准国际劳工组织公约

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C155公约,赋予工人从危险工作场所撤离的权利。这一公约的批准,进一步保障了工人的安全,使得工人在危险工作场所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推广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强调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在提高监测、执法和调查效率方面的作用,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场所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更加智能化,事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预防。

各方共同努力,实现“零愿景”

政府的职责

政府在实现“零愿景”目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必须坚定地执行法律,不能以气候、商业和经济问题为借口剥削工人。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不打折扣。

企业的责任

企业是实现“零愿景”目标的主体。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每一个工人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企业应积极参与到“零愿景”目标的实现中,共同为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工人的权利

工人是工作场所的主体,他们的安全与健康是“零愿景”目标的核心。工人应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安全与健康。工人应积极参与到“零愿景”目标的实现中,共同为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社会各界的支持

实现“零愿景”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零愿景”目标的实现中,共同为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马来西亚能够早日实现“零愿景”,为工人创造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结尾

“零愿景”目标的提出,是对工人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重视,是对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通过十年的努力,马来西亚在降低工伤率和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实现“零愿景”目标,仍需各方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工人以及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零愿景”目标的实现中,共同为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马来西亚能够早日实现“零愿景”,为工人创造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