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重开又遇管道偷窃,供水危机再起

水资源管理的深层困境

困境初显:鱼塘污染引发的警报

巴西富地的Wakaf Bunut水处理厂是当地重要的水源供应设施。然而,不久前,该水厂因其水源地Sungai Rasau的生水质量出现问题而被迫暂时关闭。初步调查显示,污染源头可能来自附近的一个鱼塘,怀疑有毒素流入了河流。为了确保居民的用水安全,吉兰丹州公共工程、基础设施、水务及乡村发展委员会主席拿督伊扎尼·胡辛表示,在实验室检测确认河水安全之前,水厂不会恢复运营。经过一周的样本检测,结果证实河水已安全,水厂得以重新开放,这暂时缓解了鱼塘污染带来的危机。

旧疾未愈:管道老化与“茶色”水

尽管鱼塘污染的危机暂时解除,巴西富地的水务问题并未因此画上句号。相反,一系列新的挑战浮现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老化管道带来的问题。吉兰丹州的水务系统面临着严重的管道老化问题,据估计,有长达4006公里的管道急需更换。这些老旧管道导致高达52%的自来水在到达用户之前就已流失,形成了惊人的“无收益水”比例。

非收益水是指在输送过程中损失的水量,包括物理泄漏、盗窃以及计量误差等。吉兰丹州的非收益水率持续居高不下,2022年更是达到了53.7%,这意味着每生产100升水,就有约54升在抵达用户前神秘“失踪”了。

这些老化管道不仅导致水量损失,更严重的是影响了水质。由于管道腐蚀生锈,一些区域的自来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变色现象,呈现出类似马来西亚人喜爱的“拉茶”一样的褐色。这种“茶色”水让居民们怨声载道,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不满,质疑水质安全以及相关部门的不作为。专家指出,老化管道内的锈蚀物会污染水质,即使水源本身经过处理,在输送过程中也可能再次受到污染,导致居民收到的水混浊不清,甚至可能不安全。

雪上加霜:猖獗的管道盗窃

在老化管道本已脆弱不堪的情况下,地下管道盗窃问题更是雪上加霜。拿督伊扎尼·胡辛透露,近期的地下管道盗窃导致该州的非收益水率飙升了30%。虽然窃贼已被抓获,但管道更换工作仍在进行中,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部分地区水质因管道更换产生的铁锈而变色。据检查,在4800公里的管道中,有许多已经损坏或堵塞。尽管政府正在努力更换3200公里的旧管道,但这并非易事,按照目前每年只能更换约150公里的速度计算,要完成全部更换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此外,吉兰丹州还需要更多漏水检测团队来及时发现和修复管道泄漏问题。

管道盗窃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和水量流失,更直接影响了供水稳定性。被盗的管道需要时间来更换和修复,期间受影响的区域将面临供水中断或水压不足的问题,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挑战重重:深层原因与未来展望

巴西富地乃至整个吉兰丹州水务困境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除了管道老化和盗窃,对地下水源的过度依赖、水处理厂数量不足以及水源污染也是主要原因。吉兰丹州大部分土地含有高矿物质,例如镁,这会导致硬水沉淀物堵塞管道,需要更高成本和更长的水处理时间。同时,不足的水处理能力也限制了供水总量。

解决吉兰丹州的水务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方案和长期的投入。州政府承认面临诸多限制,并希望通过新建水处理厂和联邦政府的资助来加快老化管道的更换。州政府预计在2028年之前解决部分地区的水供应问题,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更换4006公里老化管道所需的资金估计高达17亿马币。虽然目前正在更换超过400公里的老化管道,并为此拨款2.18亿马币,但相比总需求仍是杯水车薪。

水务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问题,也涉及到管理效率和各方协作。提高水处理厂的运营效率、加强对水源的保护、打击管道盗窃以及优化管道更换计划,都需要政府、水务公司和居民共同努力。

共同的期盼:清澈甘泉何时来?

对于巴西富地以及吉兰丹州的居民来说,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能够拧开水龙头,流出清澈、安全的饮用水。“茶色”水、不稳定的供水以及水质污染的担忧,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获得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是基本人权,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我们依然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Wakaf Bunut水处理厂在鱼塘污染后的迅速恢复,显示了应急处理能力。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正在寻求解决方案,包括争取联邦政府的更多支持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巴西富地的水务故事是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更不能放松对环境的保护。只有当老化管道被替换、水源得到净化、盗窃不再猖獗,当水处理厂能够满负荷运转,并有足够的检测团队来保障水质安全时,吉兰丹州的居民才能真正告别“茶色”水,迎来他们期盼已久的清澈甘泉。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努力都离那个目标更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上的水能够真正清澈起来,滋养着人们的生活与希望。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