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政策大比拼:苏州VS深圳

AI芯片产业政策解析:苏州与深圳之争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带动了AI芯片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中苏州和深圳两座城市凭借其政策支持和产业优势,成为AI芯片产业的领先者。本文将深入分析苏州和深圳在AI芯片产业政策方面的竞争与优劣,并总结两地的政策特点。

苏州:AI芯片产业政策矩阵

苏州市在AI芯片产业政策方面可谓下足功夫,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苏州市政府重点支持GPU通用型芯片、ASIC专用型芯片、FPGA半定制化芯片、存算一体芯片、硅光芯片等关键方向,并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和加速引育一批带动性强的AI芯片企业,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

苏州市发布的政策是全生命周期的政策矩阵[1],专项母基金着重支持AI芯片产业发展,旨在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突破。此外,苏州市还在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将AI芯片作为城市竞争的关键赛道之一,发布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为AI芯片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和机会[2]。

深圳:AI芯片产业政策布局

作为中国科技行业的中心城市,深圳自然也是AI芯片产业的重要发展地。深圳市政府也发布了多项政策来支持AI芯片产业。然而,相较于苏州的政策,深圳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深圳市政府在支持AI芯片产业方面的政策包括:

  • 2020年10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3]。
  • 2021年1月,深圳市印发《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4]。

苏州与深圳:政策对比

| | 苏州 | 深圳 |
|—|—|—|
| 支持方向 | GPU通用型芯片、ASIC专用型芯片、FPGA半定制化芯片、存算一体芯片、硅光芯片 | 集成电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 |
| 支持力度 | 专项母基金、全生命周期政策矩阵 | 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
| 支持内容 | 技术突破、人才引进、产业集聚 | 产业规模扩大 |

结语

苏州和深圳作为AI芯片产业的两大重镇,都在积极推动本地AI芯片产业的发展。苏州的政策更加聚焦AI芯片产业,重点支持关键方向,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深圳则更侧重于集成电路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未来的竞争中,两地都需要结合政策扶持和产业实际,为AI芯片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为AI芯片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

[1] 36氪

[2] 新浪财经

[3] 深圳市政府网

[4]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